肺癌

肺癌是香港最常見,也是首位致命的癌症。在2019年,肺癌佔全港癌症新症接近16%,當中大部分為男性以及50歲以上人士。1

成因2

相比其他癌症,肺癌的頭號風險因素十分明確,就是吸煙,而且越早開始吸煙、吸煙越多,患上肺癌的風險就越高。此外,二手煙、年長、空氣污染和胸腔放射治療都是本港較常見的肺癌風險因素。

症狀2

肺癌的常見症狀包括:

  • 久咳不癒
  • 咳嗽或深呼吸時,胸口隱隱作痛或感到刺痛
  • 氣促
  • 痰中帶血
  • 持續肺部感染
  • 胸部或肩膊疼痛
  • 食慾不振
  • 體重下降
  • 聲線變得沙啞
  • 吞嚥困難
  • 極度疲勞
  • 指尖圓鼓腫脹
  • 頸部淋巴腺脹大

種類和分期

肺癌主要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,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80-85%,較常見的非小細胞肺癌亞型包括:鱗狀細胞癌、腺癌和大細胞癌。3

非小細胞肺癌的分期4

非小細胞肺癌會按照擴散程度,分為第 0 期至第 4 期。(按:期數一般會以羅馬數字標示,以下為方便閱讀,會改為用阿拉伯數目字標示。)

  • 第 0 期:即原位癌,為肺癌的早期,只長在肺部或支氣管的表層,尚未擴散
  • 第 1 期:此時的非小細胞肺癌會按照腫瘤大小,分為 1A 及 1B 兩個子期(sub-stage),但尚未擴散至淋巴結或身體其他部分
  • 第 2 期:按照腫瘤大小、何處發現、有否擴散至淋巴結等因素,第 2 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樣可分為 2A 及 2B 兩個子期;此階段的腫瘤會比第 1 期大,甚至已開始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,只是尚未擴散到距離較遠的器官
  • 第3期:此階段會再按腫瘤的大小、位置、擴散程度,介定為 3A、3B 或3C 期;一般而言,此時癌症已擴散到縱膈 (即胸腔內兩邊肺部的中間位置) 內的淋巴結
  • 第 4 期:此為非小細胞肺癌的最終形態,癌症已轉移或擴散到肺部裏或身體其他地方

小細胞肺癌的分期4

小細胞肺癌可分為局限症和廣發症:

  • 局限症 – 癌細胞只見於其中一片肺葉,或有擴散至鄰近的淋巴結
  • 廣發症 – 癌細胞擴散到肺部以外,至胸腔其他範圍,甚至身體其他部位

診斷2

當醫生懷疑患者有患肺癌的可能性,就會安排患者接受肺部X光和血液檢查,另外也有機會透過內窺鏡、超聲波掃描、電腦掃描、磁力共振掃描、正字斷層掃描、同位素古洛掃描等作進一步檢查。

治療5-6

視乎患者的年齡、身體狀況、癌細胞的種類、腫瘤的部位和大小,以及擴散的程度,醫生會建議患者採用不同的療法,甚至結合兩種療法。

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

第零期

第零期的非小細胞肺癌通常單靠手術切除腫瘤就可以治癒,患者無須接受化療或者放射治療。

第一期

部分第一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只需接受手術治療,但如果患者復發的機會較高,醫生或會在手術之外處方化療。如患者的腫瘤大至4厘米,醫生也有可能在手術前後處方化療。

此外,如手術後仍有癌細胞殘留,又或者患者身體狀況不容許進行手術,也可以透過放射治療消除癌細胞。

第二期

多數健康情況許可的第二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,有機會有癌細胞的淋巴核都需要切除,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切除一邊肺臟。如患者的腫瘤大至4厘米,醫生也有可能在手術前後處方免疫治療和化療。若患者的癌細胞的上皮生長因子受體(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,簡稱EGFR)出現某些特定基因突變,醫生也有可能處方標靶藥物配合手術治療。

如手術後仍有癌細胞殘留,患者就需要接受第二次手術,也需要接受化療,部分患者也會接受放射治療。事實上,為確保所有癌細胞都被消滅,醫生通常建議患者在手術後接受化療。

至於身體情況不適合接受手術的患者,就只會接受放射治療。

第三期

如患者的情況許可,醫生通常會安排患者先接受化療配合放射治療,或者免疫治療配合化療,當癌細胞減少到一定程度,而且患者健康情況可接受,就可安排手術移除剩餘的癌細胞。不過也有部分患者會先接受手術治療,再接受免疫治療、放射治療或者標靶藥物治療。當癌症受到控制,醫生就可以免疫治療穩定病情。

如果患者的身體狀況未能接受手術,醫生或會處方放射治療配合化療。當手術、放射治療和電化療都不適合患者,而患者如患者的腫瘤樣本表現出PD-L1蛋白,並且沒有測出EGFR或ALK基因變異,醫生就可處方免疫治療藥物。

第四期

如患者健康情況許可,手術、化療、標靶治療、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都或有助延長患者的壽命,並舒緩症狀帶來的不適。

如患者的腫瘤樣本表現出PD-L1蛋白,並且本沒有測出EGFR或ALK基因變異,患者可選用免疫治療作為一線治療。

對於患有鱗狀細胞癌,或非鱗狀細胞癌並且腫瘤樣本沒有測出EGFR或ALK基因變異的第四期患者,醫生或建議以免疫治療,合併鉑類及其他化療藥物作一線聯合治療。

如患者腫瘤樣本表現出PD-L1蛋白,而且接受含鉑化合物化療期間或治療後出現病情惡化,醫生就有機會建議以免疫治療作為二線治療。

難治或復發的非小細胞肺癌

  • 如患者接受放射治療作為其第一線治療後,癌細胞仍未受控,醫生通常會讓患者嘗試接受化療
  • 如患者的第一線治療為化療,但癌細胞仍在增長,第二線治療通常為另一種化療藥物或標靶治療
  • 如患者已接受標靶藥物做第一線治療,但效果未如理想,醫生或會讓他嘗試另一種標靶藥物或混合化療
  • 根據患者的癌細胞種類,醫生或會建議患者嘗試不同的免疫治療

小細胞肺癌的治療

由於小細胞肺癌增長速度快,且容易擴散,大部分患者都要接受化療和放射治療,只有非常早期的患者才可透過手術切除腫瘤。

參考資料

  1. 衞生署 衞生防護中心 – 肺癌. 衞生防護中心. (n.d.). Retrieved August 5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chp.gov.hk/tc/healthtopics/content/25/49.html
  2. Lung cancer understanding – hong kong cancer fund (HKCF). (n.d.). Retrieved August 5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cancer-fund.org/wp-content/uploads/2019/02/Lung-Cancer-Apr19E-Web.pdf
  3. What is lung cancer?: Types of lung cancer. American Cancer Society. (n.d.). Retrieved August 5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cancer.org/cancer/lung-cancer/about/what-is.html
  4. 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. (2021, October 28). Lung cancer staging. 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. Retrieved November 11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lung.org/lung-health-diseases/lung-disease-lookup/lung-cancer/symptoms-diagnosis/lung-cancer-staging
  5. Non-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ment by stage. American Cancer Society. (n.d.). Retrieved August 5, 2022, from https://www.cancer.org/cancer/lung-cancer/treating-non-small-cell/by-stage.html
  6. 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. 香港防癌會. (n.d.). Retrieved August 5, 2022, from https://hkacs.org.hk/tc/medicalnews.php?id=247

癌症 CANCER? ICAN!

地址: 香港銅鑼灣恩平道28號利園二期27樓   電話: 3971 2800   傳真: 2834 0756   HK-KEY-00757 Dec/2023